文言文虚词15---与
【与】(一)介词。1.介词。和,跟,同。①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(《鸿门宴》)②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(《促织》)2。给,替。①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。(《陈涉...
【与】(一)介词。1.介词。和,跟,同。①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(《鸿门宴》)②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(《促织》)2。给,替。①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。(《陈涉...
【于】(一)介词。1.在,从,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。(在)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②缙绅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计所出。③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前一个“于”:从...
【因】(一)介词。1.依照,根据。①罔不因势象形。(《核舟记》)②变法者因时而化。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。2.依靠,凭借。①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(《过秦...
【以】(一)介词1.表示工具。译为:拿,用,凭着。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。(《石钟山记》)2.表示凭借。译为...
【也】(一)句末语气词1.表示判断语气。①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②张良曰:“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”(《鸿门宴》)2.句末语气词,表示陈述或...
【焉】(一)兼词。1.相当于“于之”、“于此”、“于彼”。①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(在其中)。(《论语》)②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(从这里)。(《劝学》)③五人者,盖当...
【为】(一)动词。1.有“做”“作为”“充当”“变成”“成为”等义,翻译比较灵活。①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(《过秦论》)②然后以六合为家,崤函为宫。(《过秦论》)...
【所】(一)名词,处所,地方。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。(《陈涉世家》)②成反复自念,得无教我猎虫所耶?(《促织》)③某所,而母立于兹。(《项脊轩志》)(二)...
7.【若】(一)动词,像,好像。①视之,形若土狗,梅花翅,方首,长胫,意似良(《促织》)②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③其若是,孰有御之。(...
【且】(一)用作连词。1.递进关系,而且,并且。例: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(《五人墓碑记》)②肃宣权旨,论天下事势,致殷勤之意,且问备曰。(《赤壁之战》)③彼所将中...